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会长、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副主任, 省政府原秘书长唐利民出席会议 周淼葭/摄
会议现场 周淼葭/摄
1月4至5日,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的学者和艺术家们走进攀枝花,走进盐边县,开展乡村文化采风活动。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会长、四川省政府原秘书长、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副主任唐利民,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科院博士生导师、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名誉院长李后强,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杨彪,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龚学敏等领导、学者、艺术家一行50余人参加采风活动。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科院博士生导师、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名誉院长李后强在会上作题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的“攀枝花方式”》的主旨演讲 周淼葭/摄
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龚学敏在会上发言 周淼葭/摄
两天的盐边文化采风活动中,嘉宾们参观了集中呈现攀枝花三线建设和二滩水电站建设的二滩展览馆、二滩大坝,走进傈僳族非遗传习中心,体验了盐边本土大笮文化独特民俗风情,调研太阳湖京东(盐边)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和红格镇昔格达村文化田园。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在红格镇召开了采风活动专题座谈会。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杨彪主持会议 周淼葭/摄
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副院长钱声广代表张成明院长作工作部署 周淼葭/摄
座谈会上,唐利民充分肯定了此次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走进盐边”文化采风活动的意义和成效,饱含深情的回顾了在攀枝花工作生活的经历和与盐边这片土地结下的深厚感情,为盐边县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感到欣喜。唐利民从攀枝花及盐边县如何把握动车开通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推动区域开放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优质风光等生态资源推动绿色发展,如何持续提升发展条件、优化发展环境等问题展开阐述,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盐边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魏燕在采风活动专题会上致辞 周淼葭/摄
嘉宾一行在二滩大坝合影 周淼葭/摄
唐利民就盐边县如何推动乡村文化发展提出建议:一是定期请专家学者到盐边讲课,提升公务员队伍文化素养;二是邀请专家学者编制符合盐边实际的乡村文化发展规划;三是定期邀请全国、全省专家学者走进盐边,借助专家学者影响力提升盐边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四是邀请权威主流媒体走进盐边,在更大范围更生动地展现盐边乡村文旅的风采。
与会嘉宾参观昔格达村文化田园 罗梓毓/摄
与会嘉宾在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走访参观 罗梓毓/摄
座谈会上,李后强作了题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的“攀枝花方式”》的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攀枝花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尤其是新成昆铁路动车开通后迎来的新机遇,强调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认为攀枝花应充分发挥多元文化资源优势,走出乡村文化振兴的“攀枝花新路”和“攀枝花方式”,助力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省共同富裕试验区。李后强对结合盐边的历史和特征对县名进行了新的解读,即“盐铁中心、边塞重镇”,还就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尽快建立“大笮学”,构建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盐边乡村文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嘉宾们参观京东(盐边)乡村振兴示范园 罗梓毓/摄
嘉宾们在二滩傈僳族非遗传习中心参观 周淼葭/摄
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副院长钱声广代表张成明院长作工作报告。钱声广介绍了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的主要任务和成立以来主要开展的活动,立足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作为“中国农耕文明根基和涵养地”“一个意味深长的文化空间”的乡村,应深挖群众乡村生活经验,推陈出新乡村文化。
书画家在昔格达村现场作画 周淼葭/摄
会议现场 周淼葭/摄
盐边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魏燕在采风活动专题会上致辞,对参加这次采风活动的嘉宾表示欢迎,介绍了盐边的历史文化和文旅资源,邀请广大艺术家为盐边县乡村文化的振兴集智献策。
二滩大坝风光 周淼葭/摄
在红格镇昔格达村文化田园,与会学者、艺术家现场挥毫泼墨,创作了大量精彩的艺术作品,并就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开展乡村文化采风活动、盐边县提升乡村文化的经验和建议等进行了热烈探讨。
(文/黄世涛 图/周淼葭 罗梓毓?编辑/车文斌)